第1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66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96位用戶收藏,27人推薦!
沂源溶洞位于沂源縣城西北12公里處的魯山之陽,以千人洞為中心周圍1.5公里范圍內有天然洞穴40余個,稱為沂源溶洞群。屬奧陶紀石灰?guī)r溶洞,距今5億多年,是長江以北最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專家稱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F(xiàn)已開發(fā)為旅游景點的有千人洞、養(yǎng)神洞、珊瑚洞、玄云洞、九天洞等十幾個溶洞。洞內景物美妙奇險,配以魯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沂源縣,地處沂蒙山區(qū),因沂河發(fā)源地而得名。沂源縣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是山東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沂源東望黃海,西通泰山,西南是孔孟故里,東北是鳶都濰坊,正北側臨齊國故都臨淄。沂源溶洞群風景區(qū),位于沂源縣城西北13公里處,魯山南側。在近五平方公里境內,有大小洞穴四十多個,稱“北國第一洞群”。許多洞穴曾是古代猿人生息、繁衍的場所,曾挖掘出猿人頭蓋骨及數(shù)枚牙齒化石,伴隨著大量動物化石,并發(fā)現(xiàn)大量猿人石器,故稱為“沂源猿人”溶洞群。近幾年已有多處洞穴開發(fā),正式向游人開放。“千人洞”以高寬大而得名,地質上稱“山東一號洞”。
洞內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組“佛的故事”淺浮雕,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石龍洞”以洞內數(shù)條天然石龍而得名,洞長218米,為廳堂式洞穴,洞內有雙龜把門、龍王宮、銀河相會、云霞島、龍蛇相斗等景觀。“養(yǎng)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領云游四海在此歇息的傳說而得名,全長800余米,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內有石林疊瀑、雄獅把門、唐僧取經(jīng)、王母宮、水族宮等48處景觀。“玄云洞”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總長300米,分為上下兩層,兩層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連接,洞內片狀鐘乳石較多,敲之發(fā)聲,可彈奏簡單的樂曲,名曰石箏。石箏、石柱林立,多呈寶塔狀,少數(shù)似嫦娥、宮女,婷婷玉立;石旗、石帶、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九天洞”洞內由九個洞廳組成,故名“九天洞”,洞穴全長500余米,平均寬10米,高8米。洞內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筍、石蓮、石冰、卷曲石等景觀奇特,晶瑩剔透。另外還有“珊瑚洞”、“靈芝洞”、“神仙洞”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態(tài),美不勝收。旅游區(qū)內通訊發(fā)達,交通方便,吃、住、游、購、娛配套服務。乘張店——沂源公交車到沂源土門鎮(zhèn),步行約2公里即到。
沂源溶洞群位于山東省中部沂河源頭,省第四高峰魯山之陽,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景區(qū)以洞穴景觀為主體,以山水文化為憑借,并以穴居沂源猿人,洞腔宏大、分部集中而著稱于世。早在四五十萬年以前,沂源猿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從而使該洞群籠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沂源猿人溶洞群風景區(qū)由千人洞、石龍洞、養(yǎng)神洞、空中索橋及洞外林區(qū)組成。它以溶洞集中、洞穴形態(tài)各異,洞內洞外景觀奇特秀麗,獨具風采。“千人洞”以高、寬、大得名,地質學上稱“山東一號洞”。洞內景觀由二十三尊神態(tài)各異得壁雕佛像和三組“佛的故事”淺浮雕組成,佛組“釋迦牟尼”像高達數(shù)十米,“涅磐”像長達十三點八米,是佛像信仰者的游覽圣地。
“石龍洞”以洞內天然石龍而得名,全長218米,景點43個,主要景觀有“雙龜把門”“龍王宮”“銀河相會”“龍蛇相斗”“長壽湖”等。“養(yǎng)神洞”以玉皇大帝率各路神仙云游四海曾在此歇息的傳說而得名。游程1800余祝?暗?8個,主要景點有“石林”“疊瀑”“維納斯”“雄師把門”“唐僧取經(jīng)”“王母宮”“玉皇大帝”相形景觀等。“神仙洞”由“碧霞元君”“觀音菩薩”“送生娘娘”等雕塑組成,洞外“佛”字高10余米,寬6米。“石龍渡”鐵索橋橫跨峽谷,長108米,寬2.2米,高38米,被稱為“江北第一橋”。溶洞群內青輝淡淡,仙氣裊裊,福地洞天;洞外林木繁茂,花草成蔭,風景秀麗。秋天滿山紅葉勝似香山。
第2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61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49位用戶收藏,11人推薦!
京東大溶洞坐落于北京市平谷區(qū)黑豆峪村東側,西距北京城區(qū)90公里,因其為京東地區(qū)首次發(fā)現(xiàn),故名京東大溶洞。京東大溶洞發(fā)育于中元古界長城,系高于莊組白云巖地層,距今大約十五億年,由此號稱“天下第一古洞”。京東大溶洞于____年1月8日被國家旅游局認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
溶洞內分眾仙聚會、德道善緣、水簾洞等八大景區(qū)。包括數(shù)十處景觀:圣火銀珠、相思泉、鯤鵬傲雪等。洞內巖溶景觀晶瑩剔透,絢麗多姿。走進京東大溶洞,盛夏恍如秋天,秋冬又覺絲絲溫暖。暢游其間,神秘清幽,奇觀絕景連綿不斷,配以五彩燈光,晶瑩剔透,絢麗多姿。游人還會看到那巍然聳立、沖天而起的條條玉柱直抵洞頂,頗有如來佛祖動怒乍指蒼天的氣勢,故名“神指擎天”等景觀。
京東大溶洞旅游配套設施完備,有跑馬場、蹦極球、游泳池、垂釣宮、纜車、卡丁車、斗獸場和水族館等。您可乘興而上望海樓,觀金海湖碧波,賞群山秀色。今冬,京東大溶洞的賞冰及冰樂園活動豐富多彩,巨大的溜冰場、冰樂園、山地坦 克巡游等為您冬季游覽增添了新的景象。京郊平谷縣第一個由農(nóng)民參股管理的旅游景區(qū)。冬季京東大溶洞的賞冰及冰樂園活動豐富多彩,巨大的溜冰場、冰樂園、山地坦克巡游等為您冬季游覽增添了新的景象。
景點位置:黃松峪鄉(xiāng)黑豆峪村東側
景點交通:918路平谷新站轉8路城鄉(xiāng)風景線溶洞站下;自駕車從下京順路到平谷縣城,往東行駛大約12千米見路標左行即到
景點門票:38元
出游佳期:5-10月
附近景觀:京東石林峽 京東大峽谷
第3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31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1分鐘,共有282位用戶收藏,13人推薦!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由我負責帶大家游覽開元洞。
洞口外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年號,距今 1300 余年。唐朝20帝25傳290年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近 5 萬首唐詩,而且創(chuàng)造了諸如 “開元盛世”那樣一段歷史的輝煌,在我們即將游覽的這條已形成二十多萬年的古洞之中,既有雄奇壯闊的自然景象,更有新石器時期以來的珍貴文化遺存,特別是洞內開元年間的鐘乳石刻和遺跡文物,向我們真實再現(xiàn)了1300年前盛唐文化的一個側面,充分展示出開元洞博大深沉的豐富內涵,1300年后的今天,萬年古洞又逢盛世,得以開發(fā)重現(xiàn)人間,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再一次見證我們源泉鎮(zhèn)昌盛的新紀元。這也是我們將洞取名為 “開元洞”的原因。
大家抬頭看,洞口上方 “開元洞”三個字,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第25世孫、現(xiàn)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縉先生所書,大家請往左上方看,在開元洞開放前夕,國內權威的巖溶地質專家曾對開元洞進行過考察論證,一致認為,開元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長江以北是罕見的布局,設計的精巧在山東省內獨一無二。因此,國內著名的巖溶專家趙俊芬親筆題寫了 “山東第一洞”的美譽,開元洞當之無愧。
洞口內
各位游客,大家抬頭看,上方這個小洞口就是最初發(fā)現(xiàn)開元洞的原始洞口,開元洞是一個廊道廳堂式洞穴,全長744.9米,由六個廳組成,有許許多多的景點、景物供大家觀賞,開元洞采用了我國先進的技術進行燈光布局。各位游客請您注意,進入洞內請不要吸煙,不要大聲喧嘩,不要亂扔棄廢物,為了您的安全,請您不要到處攀登。好!現(xiàn)在讓我們共同欣賞山東第一洞神奇的地下世界。
洞中之洞景
這是洞中洞景,是開元洞比較老的一個支洞,長為30米,洞內鐘乳石密布,景燈色彩斑讕,雖然小巧但十分別致好看,可惜無路可通,我們只能遠觀,到了第一廳時,我們還可以見到它。
迎客垂簾(平臺處)
各位游客,您看,雄偉壯觀的石旗、石幔、石幕徐 徐地拉開了,那些被紅色燈光照亮的大型鐘乳石叫石旗,是洞頂?shù)嗡练e物沿洞壁生長形成的。石灰?guī)r在風化過程中,因地表、地下水的侵蝕,雕琢出這般景致:石幔云垂、石幕高掛,有如鬼斧神工。莫非億萬年前山水之精靈,心有靈犀,歡迎來此光顧的四方游客!您望上看那輛御駕鸞車正緩緩向我們駛來,車中之人正向我們招手致意,歡迎各位游客的到來。您再往上看,這漂亮的景觀就是我們剛剛看過的洞中之洞景。請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開元洞第一廳“水簾洞廳”。
水簾洞廳
(邊走邊講走到傘形石筍前)各位游客,開元洞第一廳- 水簾洞廳歡迎您!這邊的鐘乳石以石幔為主。您能認一下哪些是石幔嗎?(給游客留幾十秒時間)對,這些就是石幔,您瞧,這具白色傘形的叫石筍,石筍是洞頂?shù)嗡蕉吹?,鈣化物逐漸沉積,從洞底逐漸生長起來形成的,這是一種復合型石筍,隨著燈光的變幻,它可以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好,請大家往前走。(走到噴泉邊),大家看到的這個噴泉,是我們開元洞唯一的一處人工景點。(不停步)開元洞的特點之一,就是洞廳高大開闊,最高和最寬的地方達30米,大家抬頭看洞頂,不知您此時是怎樣的感受?是不是在驚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奇異天地?其實道理十分簡單,幾十萬年以前,這里還沒有這條溶洞。當雨水降到地面時,從空氣和土壤中溶解了大量的酸性物質,雨水就變成了酸性水,并沿著裂縫滲透到了石灰?guī)r深處,這些酸性水不斷溶蝕巖石,使裂縫不斷擴大,幾十萬年后,裂縫就變成了這條溶洞。那時候這條洞里充滿了水,后來地殼的上升運動,使洞穴抬升,脫離了水面,并開始形成鐘乳石,后來又經(jīng)過洞體崩塌作用,最后就形成了現(xiàn)在這條穩(wěn)固、安全的溶洞,好,請大家到這邊來。
$$孔林導游詞 ·山東曲阜導游詞 ·青島導游詞 ·山東泰山導游詞
麒麟送子前
這個景我們取名為“麒麟送子”請您從這個角度看,哪個最象麒麟呢?(給游客留出辨識的時間)這位游客說對了,中間最大的那個比較象,其實這個景是由七、八個大小不同的復雜石筍組成的,石筍的形成剛才您已經(jīng)知道了,請大家再找一找,看附近還有沒有石筍。
水簾洞景前
各位游客,您看,這邊石壁上水流不斷,水聲淙淙,這是地下水從石縫中滲出后匯流而成的,您看,這里有一個小洞,我們取名叫水簾洞,我們開元洞是四季恒溫的,常年溫度保持在 15 ℃左右,我們在這個小洞里裝了一支溫度計,不信您可以自己瞧一瞧,您找到溫度計了嗎?(用手電筒指著)您瞧,這是不是一支布滿水銹的溫度計?其實這不是溫度計,是鵝管,鵝管的形成原因,我將在第三廳向您介紹,溫度計雖然是假的,但洞內恒溫卻是千真萬確的。
太白金星景前
這個白色的石筍,我覺得很像大家熟知的太白金星,您看呢?(稍留點時間)
石獅前
大家看這兒,這是一個龐大的石筍叢體,您看象不象一頭獅子?
石獅身石刻景前
請大家往這里看,在這個石獅子上,有許多石刻,您看右邊第一個字是“李”字,第二個字是“女”字,這具到底是(要用手指著說,讓游客看清楚,不要太快)“大”字還是“太”字,看不太清楚,第三個字象是“遇”字,再下面是什么字,由于碳酸鈣沉淀覆蓋已認不清,左邊這兩個字是“趙”和“興”的繁體字。這些字經(jīng)過專家鑒定,已經(jīng)證實是宋代石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在開元洞剛發(fā)現(xiàn)時,進洞的那兩個小伙子還在下面發(fā)現(xiàn)了一堆人骨。因此,我們猜想或許是李某某在這里遇難,跟他(她)一起來的趙興在此題字,但這僅僅推斷而已,請大家繼續(xù)往前走,前面我們將進入第二廳,叫龍脊廳。
迷途水母景前
各位游客,歡迎您參觀龍脊廳,請您看這個石筍表面,上面有一些鐘乳石刻,請您辨認一下是什么字?對,“開元年”這三個字十分明顯,專家已經(jīng)論證,這是唐代開元間所刻。這些石刻說明,開元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來過,也說明,開元洞除了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旅游價值,還有重要的考古價值。請大家往洞壁上看,那里有一個大的白色圓形鐘乳石,就象海里的水母一樣吸附在洞壁上,它周圍還有一些小的,它的學名叫穴盾或石盾,不過我們一般都叫它石水母,您看,它們好象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所以我們把這個景稱為迷途水母;大家若有興趣,可以再找一找,還有一些小水母跑到哪里了?請大家往前走。
龍脊下
大家往上看,這條用紅燈裝飾的長條形構造,我們稱為龍脊或天溝,如果我們把洞體比作龍體,這就好比是龍脊上的脊,龍脊是水沿著這條洞流動時,逐漸溶蝕洞頂原先細小的裂縫而形成的,這條龍脊長45米,在開元洞,從一廳到六廳幾乎廳廳都有龍脊構造,您看,象這樣長、大、深、美的龍脊在其他溶洞中是罕見的,所以是我們開元洞的特色之一。
海市蜃樓景前
請大家站好抬頭往上看,這個景是巖石風化的產(chǎn)物,由于巖石成份不一,在風化作用下,硬的凸出,軟的凹下去,形成了許多小窗格狀構造,形如沙漠地帶的石窯,您看它層層疊疊若隱若現(xiàn),象不象海市蜃樓?往前走您將要受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接見。
龍脊鐘乳景下
各位游客,您抬頭往上看,您看,龍脊中這些壯觀的鐘乳石造型?,F(xiàn)在您可以運用剛才您了解到的巖溶知識,試著辨認一下這些鐘乳石的種類(留出一定的時間),那粗大的柱子稱為石柱,紅燈照的稱石鐘乳,白色圓形帶須須的是石盾,石柱兩旁那如瀑布一樣傾瀉而下的叫石瀑布。這個景觀十分精巧迷人,人民日報著名的攝影家焦波先生曾在這里拍過一幅作品,取名叫“春野生機”,您看象嗎?
兩面獸景
各位游客,您再往這邊看(用手電筒指)這塊巨石象什么?對,從這個角度看,恰似一只憨態(tài)可掬、四爪朝天的東北熊。
海豚戲水前
各位游客,請往這邊看,這是一個高 1.6 米的石筍,上部尖尖很象象海豚的嘴,洞頂?shù)牡嗡畡偳傻蔚剿炖?,因此,我們稱這個景為海豚戲水,洞頂?shù)嗡?,因為水中含有鈣化物,所以石壁在不斷地增長,但非常非常緩慢,它 100 年約長 1-2 厘米,您可以算一下,這個 1 米 6 高的石筍,已經(jīng)長了多少年?
犀牛望月景
大家回頭向后看,站在我這個角度看,這個造型象什么?是不是象犀牛?您說叫它犀牛望月怎么樣?所以稱為這一巨石為“兩面獸”。
貝窩景下
請大家抬頭向上看,洞頂這些象大鍋一樣的石坑,學名叫天窩或貝窩,它們是開元洞充水時,水波和漩渦沖刷洞頂石壁長期溶蝕、侵蝕而形成的;有一句話叫 “滴水穿石 ”。您看,滴水不僅能夠穿石,而且在這幾千萬年的運動中沖刷出這樣一條神奇的山洞,又在洞頂堅硬的石壁上留下了這樣深刻的痕跡,柔弱的滴水卻有著比巖石還要堅硬的性格,你能從中體悟到什么呢?我們現(xiàn)在來到第三廳,珍珠廳。
鵝管古文景
路很窄,請大家站好向上看,洞頂上有許多印痕,它們有的是巖石裂隙被方解石充填而形成的,但也有許多是我國古代石刻,請看這是一個“清”字。大家找找看還有什么字,這是一個“趙”字,這些字已被文學專家論證為漢朝石刻,一些不易辨認的字已被制成木石片送到研究機構進行研究(此處慢一點,給游客留出一點時間,滿足他們尋找的興趣)……找不找不要緊,大家下次再來還可繼續(xù)再找,我們繼續(xù)往前走,大家往上看,在這個洞頂板上有許許多多象吊燈的裝飾物,它們的學名叫鵝管,因為它的中間是空的,很象鵝羽毛的管而得名,在第一廳水簾洞前我們看到的溫度計就是這種鐘乳石,它們是洞頂?shù)嗡趸忌l(fā),碳酸鈣沉淀而形成的,只要大家稍微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鵝管在我們開元洞,廳廳均有,也是我們開元洞一大特色,請大家往前走。
五指山、昆侖山
大家看到兩個石筍,分別象什么?(稍留一點時間)后面的石筍,就象似聚非聚的手掌,我們叫它“五指山”吧,前面那個石筍似魏魏屹立的昆侖山,我們便叫它為“昆侖山”,大家再向右看,此石像酷似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由此而想到,我們好象剛剛走過大漠,成吉思汗在這里迎接我們。
長信燈景前
這個景叫長信燈,長信燈是陜西西安在60年代出土的珍世珍寶,當時各大報紙均有報道。這個景好似一位少女在抱著高高的長信燈為大家照亮道路,有人說少女有一頂帽子,藏在某個地方,看大家能不能找到她的帽子,對,綠燈光照在那個斜坡上的鐘乳石,就是她的帽子,在洞口兩側還有兩個小石筍,好像是專為少女看帽子的金童玉女。大家換一個角度從這邊看,有人還為這個景取名叫“玉鳥問天”,您看象不象一只仰天長鳴的大鳥?請大家往這里看(珍珠灘景)。
珍珠灘景
大家看,洞頂壁上布滿了雪白的球粒,很象珍珠,所以我們稱這個景為珍珠灘。這些球粒的學名叫石葡萄,有些球粒長成珊瑚形,稱石珊瑚,因為它們是方解石組成所以呈白色,白色石葡萄如此大量的分布,在其它洞中實屬罕見,是我們開元洞的洞寶之一。大家往前走,看這邊還有許多雪白珍珠,而有的因為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在洞內生活,有不少的珊瑚經(jīng)長期煙熏火燎被熏黑了,可惜的是還有大量的珍珠已被人挖走了。好,這里路很窄,請小心往上走。
貓頭鷹景
請大家站好,往上看綠燈照射的那個奇石象什么?有人說象貓頭鷹,您看對嗎?好,請大家繼續(xù)往前走。
三廳塌石堆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正在爬一個小山包,我們看到路兩邊有許多塌石,這是開元洞約在10萬年前崩塌時形成的,經(jīng)過那次崩塌開元洞已經(jīng)非常穩(wěn)定,所以請大家不必擔心,繼續(xù)往前走。
定海神針景前
各位游客,往這兒一站,倍感神秘無窮,大家看這個高約4米的白色巨大石筍型石柱名曰“定海神針”,是當年洞頂崩塌時,孫悟空用他的“金箍棒”撐起了這方洞天。由此看來,這孫悟空不僅有“玉宇澄清萬里埃”的神威,且有危險之處顯身手的精神。您再往他的左上方看,那里有幾個小石鐘乳,您看他們象什么?對,象一只手,那是白骨精的手,白骨精知道孫悟空的神棒在這里,她就想來偷,不料山神把她的手用巖石給夾住了,于是她的手主永遠留在這兒,您再仔細看一下,她的手至今還滴血呢,好,各位游客,請繼續(xù)往下走。
擎天玉柱景前
各位游客,這是一個粗大的石筍型石柱,它是石筍在生長過程中與洞頂連接起來形成的,它頂天立地,用綠色燈光照射,命名為擎天玉柱,請大家往后看。
海獅景前
大家看,這個大石筍,象不象海獅?請?zhí)ь^向上看,洞頂上是三廳的龍脊,洞壁及大裂縫中布滿了黑色的大菜花狀的石葡萄和石珊瑚,它們猶如在茫茫的大海中被我們的燈光照亮了,神秘而奇美,所以說海獅身處佳境,倒也怡然自樂了,真如到了天上的瓊臺瑤池,“此景只須天上有,人間奇景天上來”,請大家繼續(xù)往前走,我們來到了開元洞第四廳,聚仙廳。
群乳薈萃
這里猶如一個小廳,小廳四周,各種形態(tài)的大小石筍,小石瀑布,小水母珊瑚,石葡萄,石旗比比皆是,可謂“勝景大觀”,大家可利用前面我所介紹的知識,試著辨認一下哪些是小石筍,哪些是小石瀑布,哪些是水母石,哪些是石葡萄,石珊瑚,哪些是石旗,鵝管等,大家回頭看,這一大石筍象什么?象不象一個大猩猩,它在此,既歡迎大家的游覽參觀,又在給各位仙家站崗放哨,大家再往這兒看(用手電筒指著),在離洞穴不遠的洞壁上的那個鐘乳石象什么?對,象一個烏龜,它正抬著頭,尋找著自己的出路,它在此居住久了,十分羨慕人間的非凡,于是它趁著大猩猩正在歡迎我們之際,偷偷地向上爬,一心想回歸自然,大家再看(用手電筒指),象什么?對,象一個老壽星,他在向各位游客賜福,祝大家身體健康。大家順著手電筒的光線看,對,老壽星的胡子,有一對金童玉女,正順著老壽星的胡子往上爬,他們好象也要逃離這神仙居住的地方呢?
盤絲洞前
各位游客,請您看這個白色大石筍,我們曾經(jīng)在它的底部取了樣品,經(jīng)鈾系法測定,它是在20.9萬年前開始生長的,這表明開元洞形成于20多萬年以前,大家回頭看這洞壁上突出的鐘乳石象什么?象不象一只猴子?大家再往上看,這個石瀑布頂上的支洞長6米,高2-4米,配以紅、綠、黃、蘭色燈光,曾經(jīng)是阻撓孫悟空西天取精的“蜘蛛精”居住過地方,叫“盤絲洞”,剛才那只猴子就是要到盤絲洞救師傅的孫悟空,請大家往前走。
婆羅佛塔景前
您看,這個鐘乳石造型猶如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的婆羅佛塔,佛塔的神仙不遠萬里也曾來過聚仙廳,請往前走。
葡萄溝景
各位游客,這個粗大的石筍,上面象是一圈圈盤繞著東西,我們給它取名叫“盤龍玉柱”,是聚仙廳眾多盤龍柱中殘留下來的一個,您看這兩邊,紫色的,綠色的,猶如山坡上熟透了的葡萄,所以我們把這里取名叫“葡萄溝”,但我覺得叫它“秋菊遍野更形象”。您看,漫山遍野開滿了珍奇的紫色和綠色菊花,置身于如此奇美的景色之中,您是不是有如臨仙境的感覺呢?
請大家往上看,近洞頂上有一對奇石,猶如一條蟒蛇在斗老鷹,這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被二郎神追打化成蟒蛇逃到葡萄溝,二郎神化成老鷹追捕,兩個在此打斗,他們走后就留下了這對奇石。
請往旁邊看,看到那塊小白石筍了嗎?您仔細看,它象什么?您看象不象一個背對著我們打坐念經(jīng)的和尚?我給它取名叫“達摩面壁”,您看合適嗎?達摩,全名菩提達摩,南北朝的高僧,是南天竺國(即印度)香至王第三子,公元 527 年,他從天竺航海到我國廣州,梁武帝派遣使者迎至建業(yè)(今南京),話不投機,他就渡江到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修行,死后葬于熊耳山空林寺,梁武帝聽說后,親自選碑石刻文紀念,達摩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由于他道業(yè)高深,所以把自己的影像印在了我們開元洞中。您明白為什么我們把第四廳取名為聚仙廳了吧?您看,有孫悟空大戰(zhàn)“蜘蛛精”的“盤絲洞”,有神仙居住的婆羅佛塔,有面壁的達摩,這不是群仙聚會嗎?其實,即使沒有這些聯(lián)想出來的名堂,您只是置身于此,也會有如臨仙境的感覺,您說是嗎?請往上走。
五廳入口處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開元洞的第五廳 -- 長壽廳。長壽廳雄偉高大,高約 25 米,鐘乳石奇多,環(huán)顧遠近的景觀,令人如臨天宮,這里是和平安寧的人間仙境,在這里您可以受到洞中護神的庇護(指遠處洞中護神景)那個遠處大裂縫中的巨大石筍,我們稱為“洞中護神”,請大家向觀賞臺走。(走進觀賞臺后,走到雪松前)看完長壽廳雄偉壯觀的一面,我們再來看看它奇異迷人的另一面(指雪松)您看,這里猶如冬雪覆松,懸崖垂冰,一片潔白天地,(指天王托塔和桂林佳景)長壽廳美,美在猶如天王托塔的美麗彩色石筍,美在猶如桂林佳景的秀麗景象,美在有猶如一個個村莊,萬家燈光,更美的有如遠古火山崩發(fā)一般熾熱火紅的遺跡,大家請從這里往前看,這是我們剛剛經(jīng)過的第四廳其中的一部分,銀色月光下映照在白雪皚皚的雪地上,更令人回想起___寫得《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走出觀賞廳)請大家抬頭往上看,這個景點叫海魚化石,這是開元洞充水時期的魚類,后來地殼變化,洞穴抬升,脫離地下水面,這條魚非常留戀這種奇美麗的洞穴,不肯隨水退走,因此,給我們留下了它的石化身,請大家往前看。
長壽廳得名于廳當中這個大石筍(指蟠桃),它形如王母娘娘賜給大家的蟠桃,也得名于(指遠處石瀑布)那個白色石瀑面右下有觀音菩薩賜予的神永。
(站在蟠桃前),指左側和前方石壁看,這里峭壁上面紅旗飄揚,它們就是大家認識的石旗(指上面石旗),還有許許多多雄偉壯觀的鐘乳石(指上部幾處鐘乳石)看那邊有一個形如京劇臉譜的鐘乳石造型,找到了嗎?請大家小心往前走。
源泉源頭景前
現(xiàn)在我們看到了一個美奐美侖的景觀,這個石瀑布,色澤潔白,表面光滑,形象十分逼真,它是水從上面流下,在流動過程中二氧化碳析出,碳酸鈣沉淀下來形成的,在他的頂部有一個被石化了的盒子,盒子上面有依稀可辨的四個字“金棒藏記”這一人文景觀再一次證明開元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在此居住過,請您看瀑布的右下腳(指含水小洞),您看到那個小洞了嗎?其中是常年不干涸的泉水;我們取名源泉源頭,是觀音娘娘留在長壽廳的神水,喝了這神水會健康長壽。您看洞壁上的這些小鐘乳石(指右側洞壁)有許多形似我們喝酒用的小杯子,可惜它們現(xiàn)在石化了,拿不下來了。大家往后看,壁上懸掛著豐富多彩的石幔、石旗、大小水母石,那里還有小石瀑布,洞頂是條龍脊,其中的許多鐘乳石,景觀迷人。好,請大家進入第六廳,叫觀音廳。(到鐵樓梯中部)請大家往右看,這是剛才那個白色瀑布的延伸部分,可惜已經(jīng)斷裂破碎,并且由于風化作用彩色變黑了,上面還長著一些小石葡萄和石珊瑚。
(到小平臺)往右看,這是一個又矮又壓抑的灘景,稱為金沙灘景,頂上是許多各色石葡萄組成,底部是大片黑色石瀑布,請大家往前走。
(在鐵橋上)請大家看左側,這是個破裂的暗色的石瀑布,給人凄涼壓抑的感覺。
(慢慢往前走)各位游客,經(jīng)過一段雖然不漫長但曲折狹窄的道路后,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開朗(走到雙獅會景前),我們猶如來到陶淵明的桃花園,所以我們取名為“別有洞天”。“別”在何處?別在石幔處處有,石筍滿目生,貝窩迷人眼,石旗藏眼中,這里是玉水清清(指左邊水池),飛瀑滴流(指滴水),景景誘人。
(指流石壩)請看這邊,石葡萄如一串串葡萄,流石壩形如梯田碩果。請看這邊(指洞頂鐘乳石)洞頂垂掛許多石幔、石旗、石鐘乳和猶如玉米辮的鐘乳石,似乎顯示豐收的景象,請看這邊,雙獅對舞(是雙獅會景)龍騰虎躍(指洞頂龍脊)好,繼續(xù)往前走(用手電筒指鎮(zhèn)海神龜景),“龜壽萬年”,這是我國勞動人民祝福人們健康長壽的祝詞。您瞧,那個龐大的神龜,也在祝愿您與您的家人健康長壽。各位游客,您想知道誰是這仙境主人嗎?
天外來客景前
這個巨大石筍,形如天外來客的飛碟,外星人非常羨慕我們美麗的開元洞,前來參觀,并將飛碟留下來贈給了開元洞,您瞧,石化了的飛碟上還有一個石化了的外星人,像個小猩猩。
在南海觀音顯靈前
請大家看看,這塊鐘乳石象什么?象不象南海觀音?她就是這個美麗桃花園的主人,她長年累月守候在這里,祝福前來的客人萬事如意,健康長壽,請大家望后看,這是觀音菩薩的坐騎,別看它張牙舞爪,它本身是很慈善的,請大家往回走。
(在鐵橋上)這頂上有長約25米的龍脊(指龍脊),龍脊上有一些溶洞和許多小鐘乳石,那時一個形如火炬的石柱(手指),這里是一個形如佛龕的孔洞(手指),(在平臺部分)這上面有大的石旗,石幔和石葡萄,各位游客請往這里走。
(進出口路)各位游客,我們的參觀馬上就要結束了,您看這里有一些小狗、小熊,還有小魚(用手一指)在歡送大家,這個大白石筍取名為踏雪送客,它們都在這個夾道歡送大家出洞,希望大家?guī)ё唛_元洞美好的回憶和我們的祝福,歡迎您下次再來參觀。離出洞口還有一百多米的通道,兩側還有開元洞美麗的彩色燈箱照片,請你觀賞,謝謝光臨。
祝大家此行愉快、一路順風!再見!
第4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87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194位用戶收藏,18人推薦!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由我負責帶大家游覽開元洞。
洞口外 大家抬頭看,洞口上方 “開元洞”三個字,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第25世孫、現(xiàn)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縉先生所書,大家請往左上方看,在開元洞開放前夕,國內權威的巖溶地質專家曾對開元洞進行過考察論證,一致認為,開元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長江以北是罕見的布局,設計的精巧在山東省內獨一無二。因此,國內著名的巖溶專家趙俊芬親筆題寫了 “山東第一洞”的美譽,開元洞當之無愧。
洞口內
各位游客,大家抬頭看,上方這個小洞口就是最初發(fā)現(xiàn)開元洞的原始洞口,開元洞是一個廊道廳堂式洞穴,全長744.9米,由六個廳組成,有許許多多的景點、景物供大家觀賞,開元洞采用了我國先進的技術進行燈光布局。各位游客請您注意,進入洞內請不要吸煙,不要大聲喧嘩,不要亂扔棄廢物,為了您的安全,請您不要到處攀登。好!現(xiàn)在讓我們共同欣賞山東第一洞神奇的地下世界。
洞中之洞景
這是洞中洞景,是開元洞比較老的一個支洞,長為30米,洞內鐘乳石密布,景燈色彩斑讕,雖然小巧但十分別致好看,可惜無路可通,我們只能遠觀,到了第一廳時,我們還可以見到它。
迎客垂簾(平臺處)
各位游客,您看,雄偉壯觀的石旗、石幔、石幕徐 徐地拉開了,那些被紅色燈光照亮的大型鐘乳石叫石旗,是洞頂?shù)嗡练e物沿洞壁生長形成的。石灰?guī)r在風化過程中,因地表、地下水的侵蝕,雕琢出這般景致:石幔云垂、石幕高掛,有如鬼斧神工。莫非億萬年前山水之精靈,心有靈犀,歡迎來此光顧的四方游客!您望上看那輛御駕鸞車正緩緩向我們駛來,車中之人正向我們招手致意,歡迎各位游客的到來。您再往上看,這漂亮的景觀就是我們剛剛看過的洞中之洞景。請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開元洞第一廳“水簾洞廳”。
水簾洞廳
(邊走邊講走到傘形石筍前)各位游客,開元洞第一廳- 水簾洞廳歡迎您!這邊的鐘乳石以石幔為主。您能認一下哪些是石幔嗎?(給游客留幾十秒時間)對,這些就是石幔,您瞧,這具白色傘形的叫石筍,石筍是洞頂?shù)嗡蕉吹?,鈣化物逐漸沉積,從洞底逐漸生長起來形成的,這是一種復合型石筍,隨著燈光的變幻,它可以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好,請大家往前走。(走到噴泉邊),大家看到的這個噴泉,是我們開元洞唯一的一處人工景點。(不停步)開元洞的特點之一,就是洞廳高大開闊,最高和最寬的地方達30米,大家抬頭看洞頂,不知您此時是怎樣的感受?是不是在驚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奇異天地?其實道理十分簡單,幾十萬年以前,這里還沒有這條溶洞。當雨水降到地面時,從空氣和土壤中溶解了大量的酸性物質,雨水就變成了酸性水,并沿著裂縫滲透到了石灰?guī)r深處,這些酸性水不斷溶蝕巖石,使裂縫不斷擴大,幾十萬年后,裂縫就變成了這條溶洞。那時候這條洞里充滿了水,后來地殼的上升運動,使洞穴抬升,脫離了水面,并開始形成鐘乳石,后來又經(jīng)過洞體崩塌作用,最后就形成了現(xiàn)在這條穩(wěn)固、安全的溶洞,好,請大家到這邊來。
$$孔林導游詞 ·山東曲阜導游詞 ·青島導游詞 ·山東泰山導游詞
麒麟送子前
這個景我們取名為“麒麟送子”請您從這個角度看,哪個最象麒麟呢?(給游客留出辨識的時間)這位游客說對了,中間最大的那個比較象,其實這個景是由
七、八個大小不同的復雜石筍組成的,石筍的形成剛才您已經(jīng)知道了,請大家再找一找,看附近還有沒有石筍。
水簾洞景前
各位游客,您看,這邊石壁上水流不斷,水聲淙淙,這是地下水從石縫中滲出后匯流而成的,您看,這里有一個小洞,我們取名叫水簾洞,我們開元洞是四季恒溫的,常年溫度保持在 15 ℃左右,我們在這個小洞里裝了一支溫度計,不信您可以自己瞧一瞧,您找到溫度計了嗎?(用手電筒指著)您瞧,這是不是一支布滿水銹的溫度計?其實這不是溫度計,是鵝管,鵝管的形成原因,我將在第三廳向您介紹,溫度計雖然是假的,但洞內恒溫卻是千真萬確的。
太白金星景前
這個白色的石筍,我覺得很像大家熟知的太白金星,您看呢?(稍留點時間)
石獅前
大家看這兒,這是一個龐大的石筍叢體,您看象不象一頭獅子?
石獅身石刻景前
請大家往這里看,在這個石獅子上,有許多石刻,您看右邊第一個字是“李”字,第二個字是“女”字,這具到底是(要用手指著說,讓游客看清楚,不要太快)“大”字還是“太”字,看不太清楚,第三個字象是“遇”字,再下面是什么字,由于碳酸鈣沉淀覆蓋已認不清,左邊這兩個字是“趙”和“興”的繁體字。這些字經(jīng)過專家鑒定,已經(jīng)證實是宋代石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在開元洞剛發(fā)現(xiàn)時,進洞的那兩個小伙子還在下面發(fā)現(xiàn)了一堆人骨。因此,我們猜想或許是李某某在這里遇難,跟他(她)一起來的趙興在此題字,但這僅僅推斷而已,請大家繼續(xù)往前走,前面我們將進入第二廳,叫龍脊廳。 <>
第5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7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31位用戶收藏,17人推薦!
官馬溶洞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南128公里,在磐石市東北官馬鎮(zhèn)南7公里有一溶洞攬勝的古官馬溶洞。官馬溶洞景物奇特,巧奪天工,洞中有洞,敢干桂林七星巖媲美。
溶洞具有鮮明的中國北方型溶洞特征。洞體分為上、中、下三層,目前已經(jīng)開發(fā)的是溶洞的中、上層,其它部分正陸續(xù)開發(fā)過程中。目前,這里已經(jīng)開發(fā)的部分由6個景區(qū)組成,景觀奇麗多姿,變幻莫測,共有4種類型和20多種形態(tài)的鐘乳石。巨大的石花壁和露滴石國內罕見,堪稱東北之最;地河水清澈見底,據(jù)傳在“圣水仙河”里洗洗手、洗洗臉,會給游人帶來好運氣。還有“天府石林”、“仙人觀瀑”、“玉樹瓊花”、“仙山佛塔”、“駱駝峰”等諸多景觀,令游人遐想萬千。洞內空氣暢通,常年恒溫100c四季涼爽宜人,一年四季都可以作為人們旅游的選擇之地。
官馬溶洞經(jīng)專家考證,開發(fā)面積約3800多平方米,總長度490米,由5個大廳、一個水廳組成,每廳之間由走廊相連,最大的廳約600平方米,高達30米以上。官馬溶洞是在大約一億年前地殼運動時,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地表熔巖洞,溶洞分布在古生代石碳系地層中,巖石多為石灰石和大理石,由于火山噴發(fā)的大量酸性物質長期侵蝕,地球內部的造山運動,形成了一個雄奇瑰麗 回曲折的地下溶洞。洞外酷熱難耐,洞里涼氣宜人,洞內深邃,色彩絢麗,景物奇特,一景勝一景,令游客嘆為觀止。
傳奇故事
官馬溶洞不但是一個神奇的洞、神秘的洞,而且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奇故事。據(jù)說很多久以前,在官馬山下住著一個樸實憨厚的農(nóng)民,他有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老父親,一家人勤勞耕作,日子非常紅火。農(nóng)民既愛妻子、兒女,更孝順老人,而且樂善好施,肯幫助別人,受到四鄰的稱贊。一天,老父親病了,四處抓藥不見起色。父親的病使兒女愁眉不展。這種孝敬的心情感動了山洞里的仙人,仙人就托夢這位農(nóng)民,告訴他趕快上山取泉水給老父親喝,三天就能病愈。農(nóng)民上早就進洞取來泉水給老父服用,老父的病果然好了,消息傳開,附近村民紛紛上山取水,方圓百里的老百姓由于喝了洞中泉水,一個個體格健壯很少患病。從此,人們稱此山洞為“仙人洞”,洞中泉水為“圣水”。由于每天來這里的人絡繹不絕,進洞必須舉著燈籠、火把照明,久而久之,將洞頂都熏黑了。
第6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75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09位用戶收藏,13人推薦!
玉溪溶洞位于玉溪北城側面的龍馬山背后,距城區(qū)約30公里。去溶洞途中,先路過紅族水庫。水庫附近,有一口天然澀水井,被人譽為“天然汽水”。井水呈灰色,味兼酸、苦、澀,用紅糖泡飲,特別涼爽。
玉溪溶洞全長300余米,洞內最高點有20余米,最寬近50米。主洞有大小廳室4個,還有4個岔洞。洞中通道險峻,高低錯落,層次分明。溶洞中有各種各樣的鐘乳石,完全像白玉雕成的一座水晶宮。只要你進入洞里,展現(xiàn)在你面前的,就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一棵棵粗壯高大的擎天玉石,由洞底拔地而起,像精工雕刻的華表,支撐著整個洞頂,仿佛只要把它抽去,溶洞就會坍塌下來;一道道凌空高懸的石幔,宛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從天而降,垂到地面。游人用手指輕輕叩擊,可發(fā)出叮咚的響聲;一串串絢麗多姿的石花,盛開在石筍和石柱之間,讓人浮想聯(lián)翩;一個個婷婷玉立的鐘乳石峰,像嫻靜的少女在水晶宮里漫游,她們的神態(tài)是那樣欣喜和快慰。穹形的洞頂,異常宏偉。仰首而視,各種浮雕似的鐘乳石群,有的像吊燈,有的像浮云,有的像獸類……真是應有盡有,令人嘆為觀止!
玉溪溶洞中天工雕成的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石象、石獸等等,全部都是潔白晶瑩的。這些鐘乳石,給人的感覺確實是比水晶宮還要玲瓏剔透,比雪花還要潔白,真是一塵不染。洞內的空氣特別清涼,時而還可以聽到從倒掛的鐘乳石尖上滴下來的水珠之響聲。在主洞與第二個岔洞的交接處,還有一泓清泉。池中坐著一對石像,活像正在池中洗浴的金童玉女。玉溪屬滇東巖溶區(qū),巖溶地貌比較突出。據(jù)地質部門考察,玉溪溶洞屬于地質震旦紀的燈影巖巖層,形成已有6至7億年。而溶洞的形成,大約在1000至2000萬年前。經(jīng)過雨水、地下水對石灰?guī)r不斷溶解,雕塑和修飾,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神奇晶瑩的溶洞。至今,溶洞的前半部分,鐘乳石還在發(fā)育著。
第7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07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92位用戶收藏,12人推薦!
盼望已久的暑假到了,在這個暑假里除了要好好做完暑假作業(yè)外,那就是好好玩了,哈哈!有一天媽媽說:兒子,我們去柞水溶洞玩好不好呀?我說好呀,早就聽別人說柞水溶洞有多美呀?有很多很多的千奇百怪的自然奇觀,這回能親自去看個究竟了。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爸爸和媽媽6點就起床了,我也是迫不及待的想去就睡不著了,我們吃了早點就出發(fā)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坐上了去柞水的車,在車上我左看看右看看的穿越了好多好深的隧道呀,在那隧道里穿越簡直是美極了,一轉眼的功夫我還沒來的及反應就聽見爸爸在叫我說:兒子到了。但是我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反問爸爸:到了嗎我只看到了一座綠樹成蔭的大山呀自己心里在想,接著媽媽說:兒子,快看哪邊半山腰就是了。
這時的我呢?就像一只生氣的小獅子一下子變成了急切的小猴子了,飛也似的就飛到了山腳下,往上一看哇塞好漂亮的山呀!喘了一口氣,等到了爸爸和媽媽我們就開始爬山了。爬呀爬呀爬到了半山腰的我們,這時既累又熱的突然來了一股很涼的風,我納悶了這大熱天哪來的這好風呀?仔細一看原來是從洞里出來的,我趕快上去看個究竟結果媽媽說:兒子等等再進去里邊太涼了會感冒的。而我呢,根本沒聽進去直接奔進去了。
進了天佛洞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那股刺人的涼已經(jīng)沒有了,而是很舒服的那種涼爽。首先看到的是天宮玉兔似的石兔,這時我問媽媽這是什么呀,媽媽說:兒子你仔細看看這上面都有介紹呢。于是我就仔細的看了起來,哦原來這些東西都是由水滴經(jīng)過幾千年的滴下來后慢慢自然形成的,看完后我仔細地在看周圍的這些東西,真的太漂亮了太像兔子了,活靈活現(xiàn)的,。接著我們慢慢在向前走,不一會兒我們又看到了活靈活現(xiàn)的龍宮,就是整個一條龍臥在這里呀!我驚訝的告訴媽媽!快給我們照相呀爸爸,在這龍頭旁邊照,邊走邊玩,爸爸把我和媽媽的好多姿勢都照了下來,接著我又發(fā)現(xiàn)了哼哈二將興奮的說媽媽:快看快看!這里還有哼哈二將呢!我仔細地摸了摸覺得真的很奇怪呀,這自然界真的無奇不有啊!這個洞很深夜很長呀,走呀走呀,我們還看到了萬佛朝宗的石像,他就像如來佛祖一樣很神氣的站在那里,還有通天河那才美呢?真的感覺可以通向天呀!還有老鷹等很多呢簡直是美麗極了。最有意思的我感覺還數(shù)哪里的迷宮好玩了。我和爸爸進去探險去玩了,開始還有點害怕邊走邊還叫著爸爸呢,玩著玩著就忘了自己在干啥呢?結果一不小心就掉在了一個陷進水坑了,哎呀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在走迷宮呢哈哈!在迷宮里邊走邊看那些石乳真的很美,我都忘了出去,正玩的得意忘形的時候只聽見不遠處爸爸叫我呢。一晃已經(jīng)下午六點了,最后我戀戀不舍的跟著爸爸媽媽離開了這里。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還在想那好玩的迷宮呢?
第8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38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292位用戶收藏,16人推薦!
柞水溶洞是我國四大溶洞之一。去柞水時路過世界上名列第一的秦嶺終南山隧道,終南山隧道單洞18公里,雙洞36公里,限速70公里/小時。不同位置,不同色彩的燈光,在隧道里構成了一個光的世界。終南山隧道創(chuàng)造了世界六項之最,過終南山隧道,你能感覺到我國科學家的聰明才智非外國人所能比。在我國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各種歷史之最出現(xiàn)在中國,終南山隧道又凝聚了多少科學家、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讓世人為之贊嘆,讓國人為之驕傲,讓國外人為之側目。
柞水溶洞分為柞水溶洞(天佛洞)、九天山、泥盆系巖剖面、東甘溝和西乾谷四大景區(qū),是以保護地質遺跡為目的,依托豐富的地質地貌旅游資源,集科研、科考、實習、科普、游覽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多功能地質公園。
主要地質遺跡是秦嶺山帶中距今5—4億多年前的寒武一奧陶系碳酸鹽巖經(jīng)水的侵蝕和化學溶蝕形成的巖溶景觀地質遺跡。包括柞水溶洞(天佛洞)、風洞、百神洞等115個溶洞。溶洞內形態(tài)各異的化學沉積景觀精美紛呈,蝕余巖溶地貌景觀國內罕見,巖溶峰叢景觀婀娜多姿。溶洞群地處秦嶺造山帶和中國南北氣候過渡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觀賞美學價值,被譽為“北國奇觀”和“西北一絕”。
泥盆系巖相剖面是回復泥盆紀古地理環(huán)境的典型剖面,秦嶺前寒武紀雜巖對于研究秦嶺造山帶基底巖石特征及構造演變均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在柞水溶洞門口,我們看到了由賈平凹題詞的天佛洞。柞水溶洞的巖石是石灰?guī)r和白云巖,它們形成于5億年前。因含有方解石(碳酸鈣)和白云石(碳酸鎂),容易被流水化學溶蝕。進入柞水溶洞,為之驚嘆!燈光下的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在龍宮摸龍頭留影,龍宮既炫彩又寬闊,狹小的通道僅容一人通過,低著頭,摸著鬼斧神工的天然鐘乳石,小心翼翼地通過,在龍宮里擺各種pose,不能浪費了這大好鐘乳石背景。龍宮是柞水溶洞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天然的鐘乳石龍全長12.8米,是大自然經(jīng)過億萬年的雕鑿、溶蝕而形成的。其形態(tài)逼真,惟妙惟肖,在國內其他溶洞中絕無僅有,具有非常高的科研和觀賞價值。20__年,景區(qū)花巨資將地下水引入龍宮,并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燈光技術對鐘乳石進行裝飾,使之成為柞水溶洞的鎮(zhèn)洞之寶。自古以來,此處都是當?shù)乩习傩掌碛辍⑶筘?、祈福的圣地?/p>
天佛洞是柞水溶洞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區(qū),由天洞和佛洞連接而成。她坐落在柞水溶洞國家地質公園的中心,位于海拔805米的呼應山腰。這里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環(huán)境幽靜。洞內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琳瑯滿目、絢麗多姿,石筍、石幔、石帷幕、石瀑布美不勝收;石禽、石獸、石佛、石猴惟妙惟肖;晶瑩透亮的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博大精深的大自然藝術宮殿令人驚嘆不已!
佛爺洞中的`轉景樓是柞水溶洞群中最具代表性的精華景觀,石人、石羅漢、石象、石馬、海石花,鐘乳倒懸、石筍林立,令人嘆為觀止。在轉景樓處我和愛人被大自然所形成的奇形異石所震懾,不由得想留張溶洞琉光異彩的快照。
佛爺洞,洞口面向西北,海拔797米。1998年在洞口置一3米高的銅佛像,游人由銅佛洞口出洞,頗有妙趣。從柞水溶洞往下看去,景色美不勝收,在下山時有下山滑道,每人30元,下山滑道刺激好玩,婉埏曲折,值得一玩。在柞水溶洞處買了兩個竹筒桂花酒。在柞水溶洞處吃農(nóng)家飯。旁邊一家云南物品店吸引了我的眼球,進店五十元買了三張音質特好的cd碟片,獨具一格的掐絲牙簽盒,有彝族姑娘的牛皮風鈴,還跟著云南小伙學會了敲手鼓。
柞水溶洞,別具洞天,人間瑰寶,世外桃源。
第9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69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300位用戶收藏,29人推薦!
不久前,我和爸爸有機會游覽了位于吉林省磐石縣境內的官馬溶洞。在路上爸爸告訴我這洞是由鐘乳石經(jīng)過上萬年的變化而形成的。想不到一個小小溶洞的形成競需要那么漫長的時間,這頓時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正想著,只聽爸爸一聲喊:“到了!”果然,遠遠望去,山上樹叢中隱隱約約露出一個洞口。
我們走了上百米的山路,終于到了洞口。真沒想到,溶洞外陽光燦爛,洞內卻寒氣逼人,冷得我直打哆嗦。但這洞內神奇的景致緊緊地吸引著我,使我忘卻了寒冷。洞口的鐘乳石奇形怪狀,千姿百態(tài),像是在迎接游客;往里走,卻仿佛走進了一個“動物園”:這里有張著血盆大口的“獅子”,有永遠走不出洞的“駱駝”,有正在奔跑的“馬”,有棲息在枝頭的“蝙蝠”……我正在仰頭觀望,不料腳卻碰到了一塊大石頭上,低頭一看,嗬!這兒竟趴著一只千年“大烏龜”,那龜頭略略偏了一點,像是正在做漫長的爬行,要去尋找生長它的大海。
再往前走,我看見了石筍、石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綻開在洞內的石花。用手摸一下,它就像平常的石頭,只有仔細觀察,才發(fā)現(xiàn)這些石花栩栩如生,里面似乎有幾根花蕊,花蕊邊上的花瓣沽滿了露珠,幾乎和真花沒什么兩樣。我正凝神觀察,忽然聽到身后傳來漬漬的贊嘆聲,一轉頭,發(fā)現(xiàn)我后面有個十多米高的大“瀑布”,站在石瀑布下仰望,仿佛聽到隱隱的水聲,這雄偉的石瀑布讓人想到唐代大詩人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夭”的詩句。最后,我們來到了暗河前,從“嘩嘩”的水聲中可以判斷出,這條河很深。水不知從哪里流來,又往哪里流去,讓人一眼望不到頭。河邊停有一個木筏子,似乎在等待著哪一位大膽的游客去暗河深處探險。
太陽西斜時,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迷人的溶洞,溶洞那神奇的景色將深深印在我的記憶之中。
第10篇 溶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26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6分鐘,共有292位用戶收藏,29人推薦!
一、進洞前
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柞水溶洞國家地質公園觀光、游覽。我叫__×,大家可以叫我小×,非常榮幸能為大家此次旅途導游,希望我的介紹與服務能給您的柞水溶洞國家地質公園之游留下一段美好回憶。陜西柞水溶洞國家地質公園位于秦嶺南麓的柞水縣,橫跨下梁、石甕、鳳凰三鎮(zhèn),距省會西安76km,距柞水縣城6公里。是以溶洞、峽谷、瀑布、古生物化石等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輔以豐富的生態(tài)景觀和人文景觀,集科學和美學價值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地質公園。
我們即將參觀游覽的天佛洞是公園的核心區(qū),洞內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琳瑯滿目、絢麗多姿,石筍、石幔、石帷、石瀑布美不勝收,石禽、石獸、石佛、石猴維妙維俏,晶瑩透亮的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博大精深的大自然藝術宮殿令廣大游客驚嘆不已!是一孔由地球外動力地質作用雕塑出的自然珍品陳列館。
柞水溶洞國家地質公園共有大小溶洞近百個,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喀斯特溶洞群。天佛洞所在地屬于巖溶峽谷地貌,山是
呼應山,谷是乾佑河。洞穴游覽進出口海拔分別是769米和797米,高出乾佑河谷88m和116m。
天佛洞有1條隧道,2洞相連,3層洞道,4個廳堂,5個洞口,6大景區(qū);全長725米,游覽路線長498米,全程游覽時間約50多分鐘。
巖溶洞穴,環(huán)境脆弱,一旦破壞,難以恢復。為使我們的子孫后代都能欣賞到同樣美麗的洞穴景觀,請您協(xié)助我們做好環(huán)境保護工作(在洞內不要吸煙、不要吃食物、不要亂扔垃圾、不要隨地吐痰,更不要攀折敲打鐘乳石)。謝謝您的合作!
1. 進入洞口
現(xiàn)在我們進入天佛洞的第一個景區(qū):迎賓景區(qū)。在4.5億多年前,地質年代名稱為奧陶紀的時期,這里是一片汪_大海,我們現(xiàn)在腳下的石頭就是當時的海洋沉積形成的,它們被稱作碳酸鹽巖,化學分子式是碳酸鈣鎂—mgca(co3)2,大家往左右看,這青色的石頭就是4.5億年前形成的,夠古老的吧!
后來地殼抬升,海水南退,秦嶺隆起為山,柞水溶洞風景區(qū)一帶也上升逐漸演變?yōu)殛懙?,?jīng)過無數(shù)次構造運動,形成的厚厚的這些碳酸鹽巖也露出了地表。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天佛洞就發(fā)育在這種石頭中。
碳酸鹽巖能夠被水溶解,巖溶洞穴是在地下水流對碳酸鹽巖的溶蝕作用下形成的。也就是說,只有可溶巖中才能發(fā)生溶蝕作用形成洞穴,與此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鹽巖又可以在洞穴特殊環(huán)境下沉積下來,形成各種美妙絕倫的洞穴沉積形態(tài)景觀。從溶蝕成空洞到在再次洞內沉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根據(jù)專家對洞內沉積物的同位素年齡測定,最老的形成于38.8萬年以前,而我們現(xiàn)在的入口處的沉積年齡10.6萬年。也就是說,我們要參觀的洞穴是大自然經(jīng)過數(shù)十萬年的精雕細刻完成的杰作,下面請大家一起繼續(xù)向前觀賞。
2. 大鵬展翅迎賓
大家看前面,這是天佛洞的平面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天佛洞呈南北走向,與洞外乾佑河的走向一致。表明早期的時候,地殼處于相對穩(wěn)定階段,巖溶地下水對相應高度的石灰?guī)r進行長期的溶蝕作用,拓展了水平方向的洞穴,最終形成了似層狀巖溶發(fā)育層。后來地殼抬升,地下河下切,天長日久,水洞變成了干洞,地下河也隨著下降,現(xiàn)在地下河出口在南面鎮(zhèn)安縣馬道嶺村乾佑河邊。
3. 觀景臺
這里是天佛洞的其中一個洞口,地質學家稱之為巖溶天窗,不過它的形成不同于早期地下河塌陷形成的天窗,而是河流下切,崖壁崩塌后退使洞壁開了個口,惹得春光內瀉。
從觀景臺眺望,洞外石峰奇景羅列,乾佑河谷綠水環(huán)繞;公路,鐵路盡入眼底,南北客貨物暢其流,農(nóng)房草舍,水色山光,彩霧煙霞,美不勝收。
進洞這一小段,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洞內的溫度與洞外不一樣,冬暖夏涼。這是因為洞內溫度、濕度基本恒定的緣故,它的溫度與當?shù)氐哪昶骄鶞囟然疽恢隆?/p>
4. 財富和健康
天佛洞本是清靜之地,因為春光無限內瀉,于是形成了這扇神奇的門,借以擋住外面的誘惑。這扇門的神奇之處在于,一方面它不是普通的鐘乳石,而是一個石盾,而且因為受光合作用的影響,在其表明生長了羊齒植物、苔蘚、地衣、藻類。向內隨著光的強度減弱,植物種類迅速減少,植物的器官和組織結構也發(fā)生變化。另一方面,它將前進的洞道分為兩邊:財富門和健康門,自古以來,事難兩全,但聰明人必然有聰明的選擇!繞行一圈,一舉兩得。
5. 玉兔觀瀑廳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玉兔觀瀑廳,是天佛洞的第一個廳堂。這樣的廳堂是如何形成的呢?原來雨水降到地表,溶解空氣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這些溶蝕性的水溶液沿著裂隙或通過地下河水流動與石灰?guī)r發(fā)生化學反應,將溶解的石灰?guī)r帶走,慢慢地形成越來越大的空間,也就是洞穴。天佛洞的年齡大約在40~1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
當洞穴空間不斷擴大,以致超過了巖石穩(wěn)定強度時,就出現(xiàn)了崩塌,然后崩塌的塊石又在流水作用下全部或部分帶走,漸漸就形成了廳堂。
大家看這里有三塊崩塌塊石,還沒有來得及被流水溶蝕帶走,第一塊上面還長了兩根小石筍,像一只兔子。兔子對面,大家看像什么?對了,像瀑布。觀此瀑布,不由得使人想起唐代詩仙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來。瀑布的旁邊還有吊在洞頂?shù)氖娙?。所有這些在巖溶地質學上均稱為次生化學沉積物。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洞穴鐘乳石類沉積為什么千姿百態(tài)?根據(jù)地質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鐘乳石的不同形態(tài)主要與水流方式、水量大小有關。水量很小時,水象從毛孔中滲出汗水那樣,其動力作用靠的是表面張力,稱之為非重力水。水量集中達一定程度后,可形成水滴或流水時,其運動靠地心引力,稱之為重力水。有滴水、流水、池塘水等形式。相應的沉積物,稱為非重力水沉積物和重力水沉積物等,往下又可分為滴水沉積、流水沉積和池塘水沉積等。
這里從下往上長的石筍,從洞頂向下生長的石鐘乳和兩者相連的石柱均稱為滴水沉積,而石瀑布是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稱為流水沉積,也叫流石。